葡萄酒社

毛葡萄介绍

已邀请:

左小贤

赞同来自: 梁明旭

毛葡萄(Vitis quinquangularis Rehd),是广西原产的野生葡萄资源中分布最广、种类最多的一种,主要分布于都安、罗城等地。毛葡萄因为叶片呈五角形,又被称五角叶葡萄,是葡萄科(Vitaceae)葡萄属(Vitis L)真葡萄亚属(Euvitis)东亚种群的一个种,原产于中国,也是东亚种群中在中国分布最广的一个野生种。
 
毛葡萄.jpg

野生毛葡萄大多生长在平缓的坡地,山腰中,攀援于高大乔木灌木,石崖之上,因为枝蔓密布,受植物极性生长现象的影响,树体生长中心多向上发展,而导致树体下部秃裸,大量养分耗于营养生长,因而座果率低,产量低,约合每公顷出产不到3吨葡萄。野生的毛葡萄通常不进行人工修剪,大小年现象明显。 
 
 广西地处湿热的中国南方,欧洲种葡萄(Vitis vinifera)在这个地区病害严重,所以即使鲜食的葡萄也少有欧洲种葡萄——多是欧美杂交品种。而毛葡萄则不同,它们对大部分的病害抗性极强,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,在广西西北部山区分布较多。比较集中的区域包括都安县、罗城县,这里有很多超过50年树龄的野生毛葡萄,甚至还发现了超过100年的老树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因为毛葡萄种植较多而获“中国毛葡萄原产地保护标志”,被命名为“中国野生毛葡萄之乡”。 
 
    通常毛葡萄3月底萌芽,5月初开花,8月中下旬成熟,年底落叶;在野生状态下,树体之间生长进度差异很大,因此很难获得成熟度一致的果实。不仅如此,如同中国其他野生葡萄品种一样,毛葡萄的果穗和果粒较小、含糖量低而含酸量极高。

    毛葡萄是典型的雌雄异株,扦插成活率也很低,当地人经过多年尝试,通过嫁接繁殖,将野生毛葡萄雌雄株搭配连片栽培,收获果实酿酒。广西当地可以被利用的野生毛葡萄以及人工栽培毛葡萄已经高达5000公顷。 

    研究人员利用都安县毛葡萄与欧洲葡萄进行杂交,选育出具有雌雄同株、耐高温耐湿、产量好而稳定的NW196、NW213,NW296以及NW741等品种,NW196表现最好,目前已在广西都安示范种植获得成功,并建立了500多亩的品种示范园。 

    NW196 2月底萌芽,4月初开花,6月中下旬成熟,11月中下旬落叶,产量可以高达19吨/ha,还可以通过管理令其在11月中下旬出产二茬果。与野生的毛葡萄相比较,NW196具有座果率高、产量稳定、果穗整齐、成熟度一致等特点,可溶固形物含量高(180g/L左右),含酸量低于野生品种(仍然很高,尤其二茬果实酸度更高)。 

    毛葡萄酿造的酒具有单宁、花青素、酸含量高的特点(单宁平均含量为32.5g/100ml;酸度通常高达15g/L甚至更高,以酒石酸计),酿造工艺需要利用所有允许采用的降酸方式,否则,所酿造的酒就会因为酸度过高而难以下咽。有时候毛葡萄酒在一些产区被当做增加酸度和颜色的调配品种使用。毛葡萄另外一个缺点是所酿造的酒香气弱,尤其缺乏清新活泼的果香。 

要回复帖子请先登录注册